本報評論部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08日 第 05 版)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
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13個方面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生態文明建設。今天的中國,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正在舒展開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為當代計,為萬世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不懈探索,求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環境問題,深刻闡述了生態興則文明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為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行動指南,有力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決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作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交出了一份令世人驚嘆的綠色答卷。今天,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洱海邊“立此存照”,囑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質;長江岸邊實地察看,強調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汾河沿岸駐足凝望,要求“讓一泓清水入黃河”……在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將目光聚焦綠水青山,用行動展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建成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