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偉大夢想精神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血脈,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基因,成為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克服險阻而堅毅前行的精神支撐。今天,只要我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夢想精神,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偉大夢想精神是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優秀文化基因。夢想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憧憬和追求。一個民族如果只重物質生活、囿于世俗當下,注定是不會走遠的。中華民族是擁有偉大夢想的民族。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中國人民不論條件多么艱苦、環境多么嚴酷,都能生生不息、奮斗不止,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在中華文化發展的長河中,中國人民一直保持、延續著強烈的偉大夢想精神。盤古開天、伏羲畫卦、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中國古代神話,作為一種“神化”的現實生活,表達了古代中國人民改天換日、填海移山的強烈愿望,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正是基于這樣的追求和執著,中國人民對理想社會的夢想始終不滅,小康生活的理念千百年來激勵著中國人民頑強奮斗。從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古代飛天神話,到“可上九天攬月”的現代豪邁,再到神舟、天宮、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空間科技成果的相繼問世;從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環境治理傳說,到“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的偉大創造,再到南水北調的人間壯舉;從悟空大鬧龍宮、哪吒鬧海的古代想象,到“可下五洋捉鱉”的現代誓言,再到“蛟龍”不斷刷新載人深潛世界紀錄,偉大夢想精神始終一脈相承,已經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血脈,化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攻堅克難、超越自我提供了不懈的精神動力。
偉大夢想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有力支撐。偉大夢想的具體內容會隨歷史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但是偉大夢想精神卻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有力支撐。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曾經長時期走在世界前列,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屢遭西方列強欺凌,面臨著極其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但是,中華民族并未因此失掉自信、泯滅夢想,反而激發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小我與大我、小家與國家關系就有獨到的理解。而進入近代以后,中國人對家的悲歡離合與國的興衰榮辱之間的內在關聯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催生出愈加濃烈的家國情懷,涵養出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基本內涵的中國夢。中國夢內含的尋夢、追夢、圓夢的“夢系列”,高度契合了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形象地反映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難歷程,成為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文化標識。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隨著中國不斷發展,中國已經并將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偉大夢想精神是激勵中華民族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強大動力。偉大夢想是人們的奮斗目標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勵人們奮力前行的強大動力。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圓夢之旅,猶如登山。唯有以登高望遠的夢想激勵,以不達山頂誓不休的決心自勉,才能繼續永攀高峰。恩格斯曾經指出,歷史創造離不開由“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形成的“意志合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這樣一種意志合力,它是凝聚13億多中國人民力量的最大公約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夢想成真的時代,是實干興邦的時代。要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取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必須繼續發揚偉大夢想精神。我們要繼續發揚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偉力。實現偉大夢想,離不開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的生動實踐,離不開實干苦干的工作作風。我們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用辛勤的付出、不懈的奮斗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